目前分類:新聞貼貼樂 (52)
- Feb 05 Wed 2020 23:43
「職場特有種就是你!轉職浪潮來襲,年輕世代邁出舒適圈」
- Jan 11 Fri 2019 18:48
「生機生技引進營養製劑 產品廣獲好評」
- Nov 27 Tue 2018 12:54
「【芋頭鮮奶盲測】超狂給料像拌水泥 強者迷客夏輸了」
- Nov 01 Thu 2018 10:12
「開燈關燈都「聽話」!3,000元起輕鬆入手智慧燈控」
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曾遇過這些情況?急忙趕上班忘了關燈,回家才發現燈還亮著;每次回家都要摸黑開燈,差點撞得鼻青臉腫;在床上滑手機、追劇,懶得離開被窩踢另一伴下床關燈。珍妮花就有這樣的困擾,直到最近安裝了Lutron推出的Caseta Wireless智能燈控,才發現原來燈光也能聲控、遙控、觸控,而且不用花大錢,就能解決生活中的不方便。
- Sep 11 Tue 2018 13:06
「[TutorABC 教育觀點]楊正大博士-AI時代這樣的老師將被淘汰」
- Sep 08 Sat 2018 22:43
「日本FSK隔熱紙-居家隔熱、防曬、節能好幫手」
你是不是也有人在家中坐,毒辣的陽光曬到眼睛張不開,雖然在屋子裏,冷氣開到最強也不會冷?想要拉上窗簾,整個房子馬上「失明」,西曬那扇窗簾,太陽曬個二年,原本美美的窗簾就嚴重退色,再曬幾年更是一扯就破。專家建議,其實只要適當阻隔太陽光中的紫外線、紅外線,就可以大幅解決這些問題,所以愈來愈多人選擇為家裡的玻璃門、窗貼上隔熱紙。
- Jul 20 Fri 2018 23:57
「南投景點推薦 暑假必遊樂園 快樂森呼吸 避暑在九族」
- Apr 18 Wed 2018 23:12
「「金牌易利抗」知名醫學中心醫護專業人士私下愛用 ~ 十年走來「易利」不搖的真「十」抗品」
- Mar 16 Fri 2018 22:33
「小獅王辛巴與鎮瀾宮推「媽祖ㄟ囝仔」限量育嬰用品」
- Dec 30 Sat 2017 22:22
「一心好文,農藥最後會流到這裡」
現代人生活在都市之中,很難想像家中附近就有一塊農田,隨著季節而噴灑農藥,空氣中隨風飄散著奇異的年年春,這名字取得很浪漫,但實際上是一種慢性劇毒會逐漸侵蝕著人體器官,因為這些都是毒藥。當然生活在都市的「飯」友們,雖然我們不鄰田而居,感覺這些東西在怎麼噴也飄不到住在高樓林立的小套房,可是這些農藥不管是流到河裡、土壤裡,或飄散在空氣中,最終都將經由食物鏈再次流回到我們的肚子裡,你我的飲食是農藥流向的終點。
根據統計資料台灣是亞洲農藥用量排行第一,2016年台灣農藥銷售數量高達44,334公噸,平均每人分得1.8公斤的農藥,以水的最大密度換算,相當於每人每年暴露於3罐600毫升保特瓶的農藥量,而研究指出僅4毫升濃縮巴拉刈農藥就可能致死
資料來源: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、內政部統計處、《內科學誌》
- Dec 28 Thu 2017 10:05
「如何延續母乳給寶寶的獨特營養?醫師:銜接母乳首選啟賦!」
- Dec 20 Wed 2017 10:23
「中嘉bbMOD 我行我視電影、戲劇、卡通 隨點隨看!」
- Dec 18 Mon 2017 10:33
「白內障年輕化,新型「人工水晶體」該如何選擇?」
白內障大部分屬於自然老化的現象,根據統計國人50歲以上白內障罹患率達60%,對於老年人是相當普及的疾病。然而近年來,由於3C產品的普及,使用時間大幅增加,用眼過度,使得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,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。目前白內障並無藥物可以治療,其根本的治療方式只有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,取代原有水晶體的屈光聚焦功能。
而除了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外,患者亦可自費選擇多功能人工水晶體,以追求更高的視力品質。以往不少年長者開完白內障,因合併散光或是老花還是需要戴眼鏡,但現在隨著科技進步,人工水晶體也不斷推陳出新,使得手術不僅解決白內障問題,甚至能一併矯正近視、老花及散光,讓中老年人仍可享有優良的視覺品質。以下筆者簡單整理一些常見的白內障手術問題,提供各位參考:
- Oct 26 Thu 2017 10:03
「[居家] 第一次裝無機坑電梯,不用挖機坑就能安裝!」
[居家] 第一次裝無機坑電梯,不用挖機坑就能安裝!
最近看了台北舉辦的建材展,看展逛到櫻花電梯的攤位,讓我對電梯品牌又有新認識,我一直以為在台灣,電梯品牌只有日系,歐系好像有些水土不符,本土電梯寥廖無幾,只能敬陪末座。然而,櫻花電梯是台灣電梯的新品牌,電梯外銷第一大廠,敢如此豪氣的外銷出口,安全品質就讓我更好奇,於是我就停下來研究一下它的CP值!
- Sep 30 Sat 2017 09:14
「360°康健指數打破生活迷思,掌握美好生活的妙招」
身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代,打從出社會開始,就為了生活而努力打拼,從租房、買房甚至是培育下一代,一刻都不敢怠惰,就怕輸給他人,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思來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,直到老來時回首過往,才意識到失去了那麼多,不論是健康、家庭關係、還是年少時的夢想,更不用說對於退休後的經濟醫療照護現況了。
- Sep 16 Sat 2017 14:26
「粉紅絲帶25周年 團結你我 終結乳癌」
- Sep 13 Wed 2017 09:15
「中華電信領航資通訊 2017WCIT嶄露數位優勢」
- Sep 05 Tue 2017 10:04
「強化寶寶營養吸收力,醫師推薦接近母乳配方的啟賦!」
- Aug 23 Wed 2017 10:37
「白內障精準醫療–人工水晶體新科技讓視力重開機!」
- Jun 30 Fri 2017 08:44
「擔心母乳銜接?醫師推薦接近母乳配方的啟賦!」

新手媽媽哺餵母乳時,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,為了要「精準」控制寶寶喝的量,甚至會把母奶擠出來改用「瓶餵」。醫師指出,不少媽媽有母乳容易吃不飽的迷思,但其實只要寶寶願意吃,採取「少量多餐」的方式哺餵,供給量大部分一定足夠滿足寶寶的需求。
「有一種餓,叫做『媽媽覺得你餓』!」這不只是網路上的流行語,現實生活中,許多初次哺餵母乳的媽媽也時常覺得「寶寶吃不飽」。成大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林永傑表示,母乳有所謂的「噴乳反射」 (英文“letdown reflex” 或 “milk ejection reflex”)在產後初期,只要寶寶吸吮,就會出現反射、分泌乳汁。